縣域經濟的充分發展對提升我國現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發展縣域經濟可以較好地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,促進鄉村經濟向現代化轉型。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由之路。
一、縣域經濟是壯大區域經濟實力、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和支撐
近年來,射洪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立足建設縣域經濟強縣、全省工業強縣和縣域經濟排頭兵的定位,圍繞加快推進“成渝發展主軸工業強縣主力軍、鄉村振興先行區、生態文明模范地、新型城鎮化示范縣”的建設目標,深入落實省委“一干多支、五區協同”發展戰略,積極融入市委“一核三片、四區協同”發展格局,馳而不息推進實施“工業強市”戰略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積極推動射洪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。
射洪市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,要實現經濟轉型升級,發揮縣域經濟的作用十分重要。2020年射洪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414.06億元,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5.09億元,年均增長8.5%,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(下同)增長3.8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72.41億元,增長4.8%;第二產業增加值208.26億元,增長3.6%;第三產業增加值133.39億元,增長3.3%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.5:50.3:32.2,在優化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,射洪仍然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速。
二、發展縣域經濟需依托民營企業
(一)以改革創新增強轉型動能,是探索縣域經濟的創新發展之路
作為全省唯一的丘區經濟發展示范縣,射洪不僅有香飄國內外的沱牌美酒、凸顯射洪智慧的舍得酒系列、享譽全球的鋰電企業,同時還具備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和多彩人文之韻。射洪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,正崛起于成渝經濟區發展高地。當改革開放在全國推行時,射洪人牢牢抓住這一機遇,全面實施內陸“工業強市”發展戰略,大力發展鋰電新材料、食品飲料、機械電子及化工紡織產業,射洪市已由傳統的農業支撐經濟成功轉型為工業支撐經濟的工業縣。射洪市委市政府提出“突出發展二產業”,大力發展民營經濟。先后助推沱牌、美豐、華紡銀華、天齊鋰業成功上市,推動縣域經濟迅猛發展,成為當時內陸丘陵縣中唯一同時擁有四家上市公司的縣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不僅讓射洪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,也解決了當下許多百姓就業難的問題。
(二)強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
圍繞“工業強市”戰略目標,要實現縣域經濟轉型發展,培育優勢特色產業是重要載體。除了享譽全球的鋰電產業,射洪的白酒和紡織產業也是其獨有的優勢產業。
射洪牢牢把“鋰電”作為產業發展“一號工程”,著力集聚集群、補鏈強鏈,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,全力打造“鋰業之都”核心區。推動沱牌舍得實施擴張增產,先后兼并遂州酒廠、江油酒廠、射洪玻璃廠、制藥廠等8家企業。
化工紡織產業作為射洪的優勢傳統產業,近年來在品質和品牌上發力,讓其“煥發青春”。先后成功推動美豐股份完成3萬噸合成氨擴建工程,10萬噸尿素技改項目等,投資1.08億元,一躍成為全國小氮肥百強標桿企業。華紡銀華技改擴能,發展成為集紡織、服裝、國際貿易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企業集團。
(三)大力構建“3+1”現代產業體系,為射洪縣域經濟注入強心劑
在射洪“工業血脈”傳承與創新發展歷史中,射洪加快現代工業轉型升級步伐,大力構建以鋰電新材料、食品飲料、機械電子為主導,化工紡織為依托的“3+1”現代產業體系,加大關鍵基礎材料、核心技術、基礎工藝研發投入,加強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,打造國內一流、西部領先的縣域經濟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。
三、發展縣域經濟需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三產融合
目前射洪市傳統農業仍占很大比例,202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72.41億元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652元,增速9.1%,為遂寧農村經濟發展貢獻射洪力量。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0.99億元,增長5.0%,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升至19.4%,拉動經濟增長0.73個百分點。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0萬畝、增長1.9%,糧食總產量38.66萬噸、增長1.9%,面積、產量實現“雙增”。全年生豬出欄79.57萬頭、增長7.8%,生豬存欄49.32萬頭、增長45.8%。高質量發展農業必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、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、大力發展高效農業。
四、狠抓招商引資保經濟總量平穩增長
狠抓招商引資、保經濟總量,需要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工作理念,按照“專業招商為主,全民招商為輔”的思路,立足現有的鋰電新材料、食品飲料、機械電子等主導產業比較優勢,以大企業、大集團為依托,以產業鏈為載體,認真篩選、編制、包裝項目,有針對性地招商,做到有的放矢。拓展招商思路,開展親情招商、項目招商等多項招商工作,細化分解招商引資目標任務,實施專業招商目標考核。抓項目推進,保經濟增量。在開工建設工業重大項目的同時,要確保已建項目的投產運行,同時做好新建項目的論證儲備工作。力爭每年新上一批上億元的大項目,增強發展后勁。
增強轉型動能,就要探索縣域經濟的創新發展之路。一是注重發展科技增添活力。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,培育新增省“專精特新”“高成長型”中小企業、國家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積極支持企業研發新產品、開拓新市場。二是引育人才增強保障。實施“人才強市”戰略,利用各項政策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,積極組織實施“高?!て髽I創新人才團隊支持計劃”,聯合高校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,幫助企業開展技術進步、人才培訓和成果轉化。三是深化改革增添動力。充分用好用活中央、省級、遂寧市級、射洪市級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、優勢特色產業、中小微企業、財政稅收、建設用地、金融服務、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。四是建立評估機制。全面落實激勵鞭策措施,按照“激勵貢獻、鞭策后進、重獎重懲”的原則,加強對招商企業、規模企業的貢獻、誠信度等工作監督檢查,對務實推進工作、發展實績突出的單位給予激勵。
(中共射洪市委黨校譚曉麗)
遂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news@snxw.com 舉報電話:0825-2321500
地址:四川省遂寧市遂州中路718號 郵編:629000 電話:0825-2321500 傳真:0825-2324488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1120170008 蜀ICP備05003517號 川公網安備 51090302000108號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川B2-20110150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川)字第101號
遂寧市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電話(傳真):0825-2988759 郵箱:sn_wgb@126.com 遂寧傳媒集團廉潔監督舉報電話:0825-2324899 舉報郵箱:3315156048@qq.com